攝影家與白頭翁的情感依存

 

文/柯仁愛

 

中秋午後,很榮幸和被譽為探險攝影家的陳維滄董事長,約在他辦公室「聊天」,此行的目的是要向陳董事長的川流基金會致敬和致謝,因為連著三年來,陳董的家人、公司常用不同的名義捐助黎明,女兒陳慧姍不經意間透露:捐助的款項是母親遺產的一部分。

 

星期假日,整棟樓靜悄悄,陳維滄董事長在約定的時間出現,比網路上看到的87歲「老頑童」看來更神采奕奕 ,電梯到14樓,陳董一路打開廊燈、一間間打開房門,每開一扇門就出現不同的裝置展館:「畫廊」、「播映室」、「文物館」、「動物玩偶廳」,也有據守在地面、門框、窗檯,或立、或趴、或振翅的飛鳥走獸,都是陳董在世界各地相識結緣,帶回台灣的典藏。

 

陳董悉心了解黎明照顧身心障礙孩子的方式,談話間,不時分享他過往的經驗,諸如:組織合唱團用音樂帶動身心靈安祥的功效,走過痲瘋村體悟敬天愛人施比受更有福的真義,宗教融入生活,就如愛因斯坦說:科學沒宗教如瘸子、宗教沒科學成瞎子,每一個比方舉例,無不深藏智慧和哲理。   

 

50歲前,陳董是經營事業的企業家,事業版圖橫跨台、港、陸,50歲後急流勇退,開始扛著大砲攝影機旅遊探險,足跡遍及冰天雪地、人煙罕至的南極、北極、聖母峰、非洲沙漠、西藏、內蒙,出版了10本用生命拍出的旅行攝影集。

 

多180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