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s IN Newdawn
SDGs(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
SDGs1-終結貧窮:消除各地一切形式的貧窮。 |
|
|
一、 黎明教養院弱勢家庭(低收入戶/中低收/清寒/邊緣戶)合計56名,年度進行資源連結(急難借助),協助日常所需之零用金的經費自2018年統計至2022年12月計464,900元(37人受惠)。 二、 2016年起至2022年5月黎明因著受到社會大眾的信任及支持,捐贈給黎明的物資黎明亦分享給花蓮在地弱勢團體,故黎明當得到充足的資源時亦啟動與在地弱勢單位分享資源,每月愛分享(物資轉贈)的筆數,共計504個單位。 三、2022年6月開始黎明庇護工場參與傳善獎待用餐活動(發送6000個便當)給弱勢族群送完為止。 四、2022年1月起黎明方舟農場對外開放畜牧培訓班免費課程及中餐,依上課時數每月發給獎勵金,並於完訓成為種子人員經過專精訓練進入庇護工場成為黎明員工進而減輕家庭負擔創造社會營響力。(方舟) 五、黎明與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合作推展動物福利及五大權利,無私分享養殖經驗予注重動物福利養殖戶及偏鄉部落,成功輔助瑞穗鄉紅葉部落發展福利雞計畫讓單親及弱勢長輩週週有收入,進而發展獲得原民會3000萬補助自由雞計畫。(方舟) |
SDGs3-健康與福祉: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 |
|
|
一、 黎明工作人員團隊年度每年健檢一次並做健檢追蹤及衛生指導,服務使用者配合健檢結果或健康需求規劃衛教內容,依駐診醫師之建議進行複診,追蹤相關異常且確診之健康問題,列入年度健康追蹤計劃及次年之健康處遇擬定。 二、依『N-C-B30-016口腔保健服務管理要點』規範,新入住一個月內完成口檢,爾後例行每2-6個月安排口腔照護安排,並有紀錄。護理人員依個案狀況至健康系統-進行口腔保健服務之設定,確保每位服務對象均能接受口腔檢查並記錄。 三、1.每年進行手部衛生設備建置現況調查,及洗手設備稽核,均有紀錄。 2.制定洗手技術準則及洗手步驟張貼提供人員依循。 3.每年進行感控課程訓練(含洗手及稽核)。 四、確保及促進各年齡身心障礙者受到健康生活及福祉(照顧對象遍及18~69歲) u 榮獲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辦理身心障礙者機構評鑑甲等。 u 社區服務(日間作業設施及社區居住自立生活)專案服務評鑑優等。 u 職業發展中心黎明庇護工場評鑑甲等/支持性就業評鑑優等。 u 黎明教養院榮獲No-lift policy優良安全機構認證(維護被照護者與照護者的權益,提升照護品質與安全。同時並通過111年至113年健康職場認證。 u 2020年至今共計辦理7場捐血活動,創造利己利他活動價值及鼓勵全民投入捐血助人的行列。 |
SDGs4-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
|
|
一、個別化服務計畫(ISP/),確保身心障礙者公平受到有教無類高品質教育 照顧對象遍及各障礙程度,中重度、極重度占照顧比例82%以上,依照個別需求擬定及執行ISP, 以適性適齡之生活照顧、健康照護與品格教育、技能陶冶發展工作技能,延伸媒合社會工作,幫助身心障礙者身心靈全人發展。 二、多元輔療優質教育為主軸,建立身心障礙者自信與尊嚴 u 2010年起透過音樂治療,組成睦福樂團建立自信,對外演出超過250場,榮獲多次全國與區域心智障礙者大賽獲得特優佳績。 u 2013年起透過農牧課程食農教育,培養技能重拾尊嚴及愛惜資源。 u 2016年起透過動物輔療,成為手心向下的照顧者,建立被需要的價值。 u 2017年3/29起起至今服務總場次為546場,總人次為7883人次(平均約為109場/年、1577人次/年)。黎明機構動物輔療療癒雞往北最遠至宜蘭頭城鎮(社區失智/失能老人及長照機構),而治療犬往南最遠至台東市(社區失智/失能老人及社區民眾)。 |
SDGs5-性別平權:實現性別平等,並賦予婦女權力。 |
|
|
一、性別平等教育訓驗,提升身心障礙者服務專業人員具有正確理念每年辦理一場次兩性平權教育宣導。 二、提供性別平等課程,建立身心障礙者理解並尊重兩性權益 u 2020年起與花蓮縣家庭教育中心合作辦理課程,社區居住身心障礙者透過遊戲教材與互相討論,學習對自己身體的尊重與學會保護自己、拒絕對女性的暴力與剝削。 u 社區居住及社區日間作業設施每年各辦理兩場次身心障礙者對本身人身安全、性騷擾防治、性別教育。 u 2021年起黎明教養院專業人員至愛蓮及樂道作業所辦理身心障礙者兩性安全課程。 |
SDGs8-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促進包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讓每個人都有一份好工作。 |
|
|
一、專業整合轉銜服務,身心障礙者擁有好工作,促進社會建立包容永續的經濟成長,兼顧自立益人及終身學習。 u 2016年起已成功輔導120名身心障礙者於職場就業,成為家庭經濟支持者。 u 2019年起皆榮獲勞動部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支持性就業評鑑優等。 u 每年支持輔導身心障礙者工作-最高達31個工作職務類別。 u 每位身心障礙者在各個生命歷程直到終老,黎明機構都有配搭措施以進行轉銜服務。 |
SDGs10-減少不平等:減少國內及國家間的不平等 |
|
|
一、 生命教育特教宣導,減少國內弱勢身分的不平等待遇 2018年起至花蓮各級學校推廣特教宣導超過90場次,至少8672名師生受惠,建立師生正確認 知與友善觀念,促進包容社會、減少身心障礙者受到不平等對待。 二、 致力彌平社會落差、落實人道主義精神、促進永續願景,榮獲第十屆總統文化獎人道奉獻獎 對黎明機構的肯定與評語:首開東部啟智教育先河,以實踐「人道關懷」為職志,投入身心障礙者的身、心、靈的照顧。近十年來,隨時代趨勢變化,「與時俱進」引進新觀念、動物輔療等做法,將服務事項延伸到社區、部落與鄉間,發展皆以「人」為出發點。黎明機構工作人員自詡為「守夜的人」,不管暗夜有多黑多長,就是陪伴身心障礙和弱勢者迎接黎明曙光,帶來溫暖和盼望。 |